二阶魔方盲拧,二阶魔方盲拧公式,二阶魔方盲拧教程图解

0.    盲解原理介绍 
上一个章节介绍的是2x2x2 Cube的速解,学会速解2x2x2 Cube之后,相信大家对于魔术方块应该有更深入的认识了。这里就不再多说了,跳过介绍的部分,直接进入主题。 在开始正式介绍之前,当然就先要解释一下盲解方法的原理。
 首先,我们需要将方块的八个角编号。(如下图) 上层四角,从左前方开始,依逆时针顺序依次编号:1~4号,相对应下层各角则编号:5~8号。


 
  有了编号之后,每一个角都有了自己该有的『正确位置』。然而,在每个位置上,每个角还有三种不同的转动方向变化:第一种是红(粉红)色向上(下),也就是原本的正确转向,此外,还有顺时针转动90度,与逆时针转动90度的两种情形,我们也将这三种情形进行编号,用(0,+,-)这三种符号来各自代表的每个角的方位转向情形。
 


 
当我们把方块任意转乱之后,想要再次还原,自然就要先知道每一个角所改变的『位置』与『方向』才行。因此,盲解开始之前的观察,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,把这些信息记忆下来。一般常见的记忆方法,就是用一连串的几个数字与符号(或图形)来代表各角位置与方向的变化。
  假设今天有个转乱的情形是:1号角(粉红黄蓝)跑到4号位置,2号角跑到6号位置,3号角跑到5号位置……等等。同时,1号角顺时针转90度,2号角则逆时针,…… 这一连串下来,我们可能要记忆『8个角的位置』,与『8个角的方向』,如果用最基本的数字符号来辅助记忆,就是要记住8+8=16件事情。
(例如:按照8个角的编号顺序1234 5678
    记忆各角移动位置:『6481,3257』(代表每个编号位置目前是哪一个角)
    记忆各角转动方向:『+-0+,-0+-』(代表每个编号位置目前的方位转向)
  当这些数字全部记到脑海里之后,就算闭上眼睛,我们也可以从中推算出目前方块的『长相』。因此,接下来只要靠着一些特定的步骤,我们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还原整个方块了。
  以上所介绍的基本记忆方法,通常分为CO与CP两个部分,也就是拆成两个阶段来盲解,先把8个方块的角度还原(CO),然后再还原各角的位置(CP)。(如果我们先解CP,先把角的位置调换回来,那么各角的位置顺序就与原来不同了,而我们所记忆的各角方向,却是按照位置调换之前的顺序所排列,如此一来,就变得相当困难,因此,通常都是先做CO,再做CP。)
  至于还原的解法,通常就是利用一些小技巧,比如说:有一个步骤是这样子的:『经过此一步骤转动之后,角A将与角B互换位置,而其它角的位置与转向则完全不变』;另外,又有某一个步骤的功用,『是将角A的方向做顺时针旋转,且同时角B则是做逆时针旋转,而其余的角的方向与位置则仍然不变。』由于方块各角的位置与方向都已被熟记到脑海中,因此,即使是闭着眼睛不看,只要利用类似这样的一些小公式组合,经过好几次重复套用之后,我们就可以将转乱的方块一一盲解还原了,这就是方块盲解方法中最基本的原理。
  一般而言,使用基本的『CO+CP盲解法』已经相当简单且容易理解与实行,然而,它还是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。比如说,要在短时间记忆16个数字与符号,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那么,是否有什么其它办法,使得需要记忆的信息可以变少一点呢?再者,用CO+CP盲解方块,所需要的转动次数太多了,通常平均步数超过六十几步,因此,是不是还有更简单的方法,或者是简化版、改良版,甚至是使用其它方式的解法呢?
  针对第一点,传统的记忆方法只是单纯的把各个角的位置与转向,一项一项分开记忆。然而,如果可以使用某种方法,将各个角的关系串连起来,就可以将好几个项目一起同时记忆,而达到减少记忆量的目标。至于第二点,由于传统解法 (CO+CP) 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,无法改变。因此,若想要让转动次数减少,唯有发展新的解法套路,或是改良传统的公式才有可能办到。
  以下所介绍的新式盲解方法,是本人独创的特殊盲解法,改良了各种版本的CO与CP盲解Algorithm ,并加入新的特殊定位步骤,以及新的观察、记忆方式。
  本方法的特点就是『快』,不仅是观察的时间快,记忆所需要的也速度快,还原解法的速度更快。在整个盲解过程中,所需要观察与记忆的只有五件事,能够很容易的使用口诀辅助记忆,快速转换成简单的几组数字与符号;至于解法的转动次数方面,平均四十几步就可以将方块还原,就算是遇到最糟的组合情形(Worst Case),最多也只需要五十步左右就能解好。
  你心动了吗?以下就是完整的解法介绍。
1.记忆部分(Memory part)
(1)启始定位(Initial Type-Setting):判断类型
  本解法的第一步,就是判断方块的类型。所有的方块组合情形,一共只有以下七种类型:


 
如上图所示,将方块的八个角分成两大类,图中粉红色的● ,就是代表该角有一个粉红色的面,但可以先不用理会该角的转向,只要有一面是粉红色的即可;同理红色的●,即代表有红色面的角。
  观察的重点很简单,就是只需要观察粉红色与红色的面就好,先寻找是否有相邻连结的同色角块。若有一层的四角都同色,就是 Case Ⅶ,这一类出现的并机率并不高。再来,若同一层只有三个角同色(形成L状),另一个角异色,就是 Case(Ⅰ~Ⅳ),此类型占了全部组合的4/5,而其中光是Case Ⅱ情形的机率就超过了1/3。另外,各角两两成对的即为 Case Ⅴ,还有最后一种最不常出现的,各邻角均为异色的 Case Ⅵ。
  当拿到转乱的方块之后,第一件要做的事,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,判断出方块属于哪一类型,并将方块按照该类型的图案样式摆放对齐,当成『启始状态』。至此,方块的摆放拿法就已确定,自此定位之后,方块前后左右上下的坐标就已固定,未来进行观察与记忆时,都不可以再次随意更动。同时,另一方面,心中当然要想办法将该类型的名称记下来。(在脑海中默念,或是不断重复回想。)
  方块『启始状态』的摆放,非常简单。前四类型的启始状态,都是下层前右的(b角)为粉红色,其余为红色,而上层红色角的位置,恰好就是由左前方开始,依照逆时针的顺序,依次为标号角1~角4,至于其它的后面三组就更简单了,只要记得一点,就是『角a永远是红色』。若当你判断类型时,发现角a不是红色的话,就可能是类型的误判,或是摆放时定位错误。
★ 小技巧:由于接下来的记忆,还会再次使用到其它数字。因此,记忆各类型的名称时,
      最好不要使用数字1~7,以避免重复,造成大脑内存混乱而当机 XD
  以下举一些简单的联想记忆方法应用为例子:
  Case (Ⅰ),玩麻将时,通常一筒可以称为『大饼』。
  Case (Ⅲ),小时候有看过卡通的话,科学小飞侠的三号是『珍珍』。
  Case (Ⅴ),还原的解法是R2,电影星际大战 (STAR WARS) 中机器人名字也叫:R2.D2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)CP的记忆方法:(CP-Memorizing) 
  在上一个步骤,判定类型之后,方块就已定位形成『启始状态』。接下来,这个步骤就是要观察上下两层各角的排列位置情形,并使用一种独特的简化方法来记忆。
  ◆ 首先要复习一下,之前在速解方法中所提过的24种『CP排列组合情形』的『命名方法』
  (可先自行参照前面的相关章节 《二.速解方法》 :3.各角定位 )



 
如上表所示,此6种CP的排列组合情形,各自出现的机率都是1/6。以『黄色相连』为例,若相连的两个黄色面位于前方,就简称:『前黄』、黄色面在右,就称『右黄』、黄色面在左,就称为『左黄』、黄色面在后即为『后黄』。同理,若是其余的绿、白、蓝三色相连,也是使用同样的命名方式。若四面中的各角颜色互不相邻,即为『对角互换』情形,此时就以『左黄右白』的那一面为主,将该面称为『银色』,因此就有『前银』、『后银』、『左银』、『右银』等四种。至于『四角归位』的情形,仍是以黄色面为主,但不再称之为黄色,而是改称此面为『金色』,以避免与之前『黄色相连』的组合所搞混。因此,自然也有『前金』、『后金』…… 等四个方位的变化。
  盲解的CP记忆方式,也是采用上述这般的观察方法,与速解CP的步骤一模一样,仍延用『黄绿白蓝金银』六个颜色的名称,以及『前后左右』四个方向来命名。因此,CP观察的结果,最后只需要转换成(上层:□□,下层:□□)的格式来记忆即可。
  如:(左黄,右蓝),就代表该方块上层CP的排列情形为左面的黄色相连,下层CP则为右面是蓝色相连的情形。
  经由此一命名方式,已经成功的将同层四角的排列位置关系建立起来,形成一个简单的架构概念,整个记忆的模式就可以简化成:帮上层CP的组合命名,再给下层CP取一个名字,总共就是只需要记忆『两组名称』、或是『四个文字』而已。再也不需要将每个角的排列位置情形逐一记忆,浪费时间。
  接着,下一步就来介绍与说明如何『快速观察与记忆』24种CP的排列组合情形。
要快速地判断24种CP的类型,首要的必备条件当然就是对各面方位颜色配置的了解。在盲解方法的原理简介中,已经说明过颜色配置的重要性,以及将八个方位角的标号的方法。(如下图)



 
  如上所示,顶层四角的排列观察方法,将由编号为1号的角(蓝黄粉红)做为起点,使用『逆时针』旋转的顺序来依次观察各角。
  以『四角归位』的『前金』情形为例,由左前方的1号角(蓝黄粉红)开始观察起,以逆时针旋转,各角的顺序依次为:
1(蓝黄)→2(黄绿)→3(绿白)→4(白蓝)。
        (白蓝)4●←--●3(绿白)
            ↙   ↗
      (蓝黄)1●--→●2(黄绿)
  如上图所示,此一排列组合,逆时针来看,角1(蓝黄)之后接着角2(黄绿),因此前方自然是黄色面相连的情形;接着,右边的角2(黄绿)再接角3(绿白),因此右面自然也是绿色相连的面;同时,后面的角3接上角4,形成背后的白色面;而最后绕完一圈,角4之后又回到角1,形成左边的蓝色面相连,所以,很明显的,此一CP的排列组合情形,自然就是四角归位的『前金』无疑。
  同理,若每次观察都以角1(蓝黄)开始,依次逆时针旋转排列,就有六种的排列组合类型:
如上图所示,此一排列组合,逆时针来看,角1(蓝黄)之后接着角2(黄绿),因此前方自然是黄色面相连的情形;接着,右边的角2(黄绿)再接角3(绿白),因此右面自然也是绿色相连的面;同时,后面的角3接上角4,形成背后的白色面;而最后绕完一圈,角4之后又回到角1,形成左边的蓝色面相连,所以,很明显的,此一CP的排列组合情形,自然就是四角归位的『前金』无疑。
  同理,若每次观察都以角1(蓝黄)开始,依次逆时针旋转排列,就有六种的排列组合类型:  
 ★ CP的六种排列情形:
   1→2→3→4 : 金 (记法:1接2,2接3,3接4,4接回1)
   1→2→4→3 : 黄 (记法:角1接角2)
   1→3→2→4 : 蓝 (记法:绕一圈之后,角4接回角1)
   1→3→4→2 : 白 (记法:3接4)
   1→4→2→3 : 绿 (记法:2接3)
   1→4→3→2 : 银 (记法:无任何数字连接顺序)
  当然,角1不是每次都出现在顶层的左前方,而是有四个方向可供选择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总是以角1所在的位置做为起点,来开始进行观察,然后依照逆时针的顺序来判断,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属于哪一种情形了。例如,同样都是『1→2→3→4』的观察顺序,如果角1是在左前方,则为『前金』,但若角1是在右前方,则此情形则为『右金』;同理,六种颜色与四个方向所组成的总共24种CP排列方式,就可以快速轻松的一一观察辨认出来。
★ 四个方向的组合情形:
  ☆ 『1→2→3→4』 : 金
   (白蓝)(绿白) (白蓝)(黄绿) (绿白)(蓝黄) (蓝黄)(白蓝)
   4●←--●3  3●←--●2  2●←--●1  1●←--●4
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
 1●--→●2  4●--→●1  3●--→●4  2●--→●3
(蓝黄)(黄绿) (白蓝)(蓝黄) (绿白)(白蓝) (黄绿)(绿白)
   《前金》     《右金》     《后金》     《左金》
  ☆ 『1→4→3→2』 : 银
   2●←--●3  3●←--●4  4●←--●1  1●←--●2
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
 1●--→●4  2●--→●1  3●--→●2  4●--→●3
   《前银》     《右银》     《后银》     《左银》
  ☆ 『1→4→2→3』 : 绿
   4●←--●1  1●←--●3  3●←--●2  2●←--●4
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    ↙   ↗
 2●--→●3  4●--→●2  1●--→●4  3●--→●1
   《前绿》     《右绿》     《后绿》     《左绿》
  同理,黄、蓝、白其它三色面相连的情形亦同。
观察完顶层之后,接着要将方块『翻转』过来,观察底层的CP排列情形。底层的观察方法,正好与顶层完全颠倒过来,是要以『顺时针』的转法来观察。而翻转底层的方式,要像开车时转方向盘一样,将前后面当成轴心固定,上下左右旋转180度。因此,将底层旋转至顶面时,各角的方位,将如下图所示:
   7●--→●8
  ↗   ↙  
6●←--●5  
  3●--→●4
  ↗   ↙  
2●←--●1  
    底层1号(或5号):前左(蓝黄红)
   底层2号(或6号):前右(黄绿)
   底层3号(或7号):后右(绿白)
   底层4号(或8号):后左(白蓝)
  底层的观察步骤仍是从角1(或角5)(蓝黄红)开始,不过,要改成以『顺时针』为顺序来依次旋转,如此才能正确判断出真正的位置排列组合情形。
  底层观察与记忆时,最需要注意的一点,就是左右方向的颠倒。 假设当你判断出的情形是『底层的白色面在左手边相连』,那就应该要记忆成:『右白』,而不是『左白』。原因很简单,当你再次将方块转180度回来的时候,之前在底层所看到的左手边,现在就变成在右手边了。这是初学时最常犯的错误,一定要小心。
    ◆  ◆  ◆  ◆  ◆
  以上,介绍完24种CP组合情形的命名方式以及观察与记忆的方法之后,接下来就要正式针对方块『启始状态』的七种类型,进行实际的CP观察与记忆。
  前面已经提过,一开始方块类型的判断一共有七种,每备类型都有其固定一开始的『启始状态』及其完成分层之后『分层定位状态』。因此,观察各角位置排列组合(CP)的第一步,就是将方块摆放成『启始状态』,同时在脑海中自行想象,当其解完之后,将会转换成为『分层定位状态』,而此时各个角的位置移动的情形是如何。
  以 Case Ⅰ 为例(如下图):
 
 Case Ⅰ
启始状态   分层定位状态 
   D●───●C
  /   /
A●───●B 
  d●───●c
  /   /
a●───●b 
 
==>
 
R2 U' R2    b●───●C
  /   /
D●───●B 
  d●───●A
  /   /
a●───●c 
  在Case Ⅰ的『启始状态』中,粉红色的四个角分别为:顶层右前方的角B、右后方的角C、左后方的角D,以及底层前右的角b。而当其完成『分层定位状态』之时,这四个角都会移到顶层来(因为完成之后的顶面就是粉红色),其中,角B与角C的位置仍然是保持不变的,然而,角b却会跑到原先角D的位置,角D则是移到了原先角A的位置来填补。
  以逆时针的顺序来看,与其它三角异色的角A会离开顶层,其位置将留给角D,接下来,逆时针转到角B,其前后的位置不会改变,再逆时针转到角C,其位置也不变,最后一个则是下层的角b,将跑到左后方原先角D的位置。
  以逆时针旋转的顺序即为: b●←--●C
               ↙   ↗
             D●--→●B
  因此,假设在某一个 Case Ⅰ 『启始状态』的例子里,我们观察出角D是编号中的1号角(颜色:粉红蓝黄),角B是编号2号(黄绿),角C是编号4号(白蓝),角b是编号3号(绿白),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,当此方块完成『分层定位状态』之后,顶层的CP位置排列,必定是『前方的黄色面相连』,也就是『前黄』的状态。
  道理很简单,原因就是只要预先知道『分层定位状态』时,各角位置的排列变化情形,就可以在不转动『启始状态』的情形之下,很容易的做出观察判断了。只要熟悉方法之后多加练习,将会相当容易,只需要在数秒的时间内就可以判断出来。
 ★ 观察与记忆的小技巧:
  七大类型『启始状态』与『分层定位状态』各角相关位置与变化情形,概述如下。
     Case (Ⅰ) ~ Case (Ⅳ):四者底层都是相同的情形,翻面过来之后,都是由角c取代
     角b(红色)原本的位置,而角c的位置则被启始状态中,上层的红色角所填补。
     顶层与底层都各有两个角是不会变动的,只要详加观察,就能发现其特性与共通点。
     Case (Ⅴ):右面直接翻转180度(R2),规律相当简单。
     Case (Ⅵ):角B、角b上下各自交换,角D、角d上下对调,判断相当容易。
     Case (Ⅶ):最简单的情形,『启始状态』就是『分层定位状态』,不必经过转换。
    一开始观察时,第一眼就要找出1号角(蓝黄)在哪里,并立即判断其『分层定位状态』的位置
  接着就很容易依照逆(顺)时针旋转的顺序,判断出其类型。(注意:务必熟记方块的颜色)
    记忆的方法,最好与第一步骤的判断类型(七种类型各取一个好记的名字,最好是有两个字)
  两者同时记忆,形成六个字的组合,如:『大饼后绿右银』、『珍珍左金前白』……等。
  最后,总结一下整个『CP记忆方法』应该注意的重点事项:
  ★ 熟记七种类型从『启始状态』转换到『分层定位状态』时,各角排列的变化情形。
  ★ 熟记各角的颜色与编号,并且要能够快速判断出24种CP类型。
  ★ 注意,顶层各角的观察顺序由角1(蓝黄)开始,以逆时针的旋转方向依序观察各角,
    而底层则是以顺时针的旋转顺序,且要特别小心底层方向与顶层是左右颠倒的,前后方向则不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< BACK  NEXT >>
   (3)CO的记忆方法:(CO-Memorizing)
  CO的记忆方法与解法,和先前的两个步骤是分别各自独立的。此一步骤目的很简单,就是记住上下两层八个角的转向,然后再将各角转向一一还原对齐。首先,我们当然要了解方块各角所有的转向排列组合情形,并加以分类,编号命名,最后再说明各种情形的记法与还原解法。
  已知 2x2x2 Cube 的每层有四个角,每个角有3种不同的方向:已对齐,转时针,逆时针,可简写成(0,+,-)。因此,所有的排列组合情形,就有3的4次方(3 x 3 x 3 x 3 = 81),也就是81种。
  在这81种组合当中,其中有27种是该层可以直接做,该层本身就能够独立完成对齐转向,占了所有情形的三分之一。另外还有27种情形,则无法单独完成,而会留下一个转时针的角,需要靠另一层的配合,两者进行正负搭配,才能顺利完成对齐转向。而剩下的27种情形,则会留下一个逆时针的角,与上述的另一层来交互配对完成CO。
  因此,如果顶层是可以本身独立完成CO的前27种组合,则底层也一定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CO。若顶层会留下一个顺时针的角,属于未完成的组合情形,那么下层当然也一定会相对应的留下一个逆时针的角,使得两者才能配对完成,反之亦然。
  观察的时候,从该层的左前方(角1)开始,无论顶层或底层都一样,以逆时针旋转的顺序,依次观察各角的转向顺逆情况。假设:角1是逆时针,角2是顺时针,角3已对齐,而角4是顺时针,则此情形将可以被简写成:(+-0+)。
  然而,本方法所采用的记忆方式,最后并不是要记下类似(+-0+)这种由四个符号所组成的模块,而是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转换模式,形成更简化,更有意义的信息以方便记忆。
★ 首先要介绍的是前27种情形(可以单层独立完成)的CO记忆方法与解法:
 


★ 如上表所示,『单层独立完成CO』的各种类型解法:
  ▲ 第一种类型,有三个角是顺时针转向,最后第四个角则是还原,即为『+++』三正类型。
     记忆方法:『+1、+2、+3或+4』。(数字是代表已还原角的位置标号,『+』号是说明剩下的三个角均为顺时针转向。)
  ▲ 同理,第二种『---』三负类型的记忆方法,就以『-1、-2、-3、-4』来代表。
  此外,由于其它CO类型的记忆方法,都将使用两组数字符号,如(+X,-Y)的格式来搭配,因此,前两种类型在记忆的时候,可以在后面多补一个零,代表不必再做任何事。这样可以有助于避免与其它的记忆类型搞混。
  例如,『+3』,可以记忆为:(+3,0);而『-2』即可改为:(-2,0)。
  ▲ 接着,第三种类型『+-』一正一负:此类型有两个角互为顺、逆时针的转向,另外两个角则是还原(0)的情形,共有十二种不同的排列组合。记忆方法,就简单的只记忆+角与-角的位置,以二维点坐标的记号:(+X,-Y)的格式来记忆即可,而不需要再花时间另行记忆剩下两个已还原角的位置,以节省多余而不必要的信息。
  ▲ 再来『两+两-』的组合情形,就单纯以其各自外观形状的长象样子来记忆即可,如:『直H』型、『横H』型、『右T』、『左T』、『正T』、『反T』,顾名思义,而不必再需要一一记忆四个角的+-转向情形。(因为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。)
  △ 最后,还有第27种,也就是最后一种(0000)的情形,亦属于此类,也就是什么都不用做就已完成。若想套用此方法给予代号记忆的话,也可不妨记为(0,0)。
★ 请注意:上表所列的各种CO解法,除了可以将各角的转向复原之外,还要能保证完成之后各角的相对位置仍然保持不变的位置才行,否则就万事休矣。因此,这些解法公式是经过传统解法重新设计改良而研发出来的最简(最快速)解法,玩家可自行参考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解法。
 了解此27种情形的记忆方法之后,事实上也就已经顺道一并同时了解其解法了。
  接着,我们再来讨论剩下无法单层独立完成CO的组合情形。由于其它组合的CO解法,无法单独完成,因此就必须借助先前的解法公式做为辅助,使用两段式的步骤来做,顶层与底层的前后两阶段步骤顺序,将一一分述如下。
★ 『无法单层独立完成CO』的解法步骤:
 Step 1.利用简单的解法,将顶层的其中三个角转向还原,只留下最后一个角是错的顺(或逆)时针转向。
 Step 2.利用简单的解法,将底层的其中三个角转向还原,只留下最后一个角是错的逆(或顺)时针转向。
 Step 3.将顶层与底层剩下来尚未还原的两个角加以配对,最后再利用简单的解法来还原。
  以上所述,就是解法的『三部曲』。
  首先,我们观察到之前『+++』三正类型(以及『---』类型)的解法步骤最简单,只需要8步,最适合利用其原理,拿来将所有无法单层独立完成CO的组合,转换成『三个角还原,只剩下一个角是错误转向』的方法。
  最后,上下两层各有三个角还原完成,只剩下最后两角『一上一下』、『一顺一逆』的时候,又可以利用之前所提到的『+-』一正一负类型的解法来做。因此,经由这三部曲各个阶段的步骤,就可以将所有类型的CO还原完成了。
  最后,就来介绍各种类型的解法以及记忆的口诀。
  举例来说,假设经过观察发现,顶层CO为(-+++),底层CO为(++-0)。
  我们可以简单的看出,第一步骤若将顶层(-+++)的角2、角3、角4以逆时针旋转回来,也就是进行一次(+1,0)的公式转换,则顶层将会变成(-000)的情形,也就是除了只剩下角1是逆时针没有还原之外,其余的三个角都已经还原方向了。
  同理,第二步骤,就将底层(++-0)进行(+4,0)的转换,将角1、角2、角3以逆时针旋转,使得底层最后会形成(00+0)的情况,只剩下顺时针的角3未还原。
  于是,最后第三步骤,顶层已变成(-000),底层则变为(00+0),各剩下一个角未完成,因此自然就是顶层的角1,与底层的角3相互配合,完成最后的CO还原。
  经过以上的观察与推理,我们可以看出,真正需要记忆的步骤其实就只有四件事:
  (1)顶层第一步骤的转法名称:+1
  (2)顶层剩下角的位置与转向:-1
  (3)底层第二步骤的转法名称:+4
  (4)底层剩下角的位置与转向:+3
  因此,最后我们所要记忆的就是:『顶层(+1,-1)、底层(+4,+3)』
  CO观察结果,经由这一系列的信息归纳与转换,最后,剩下来所必须记忆的,就剩下四个『带有正负号的数值』,只要利用两个点坐标型态的数字与正负符号组合,就可以用来包含代表所有的各种CO组合情形。如此一来,无论是『观察』、『记忆』以及『解法』,都变得非常简单容易。
★ CO所有81种类型记忆与口诀图表:





 
(上表所列的各类型观察记忆方式,可自行挑选适合的口诀做为参考对照之用)
  至此,所有的盲解『记忆』过程已经结束,整个步骤下来,在脑海中总共应该会得到五件重要的信息,依照记忆的次序分别是:
   (方块类型,上层CP,下层CP,上层CO,下层CO)
  接下来,我们就要开始蒙上双眼,只靠这五样记忆的信息,利用特殊的解法公式加以配合,来完成 2x2x2 Cube 的盲解。
  2.盲解部分(Solution part)
   (1)先解CO:
  当闭上双眼之后,开始进行盲解的过程,第一件事就是完成CO的对齐转向。
  由于先前在记忆的时候,CO是最后一个记忆步骤,因此,也是印象最近、最清晰的时候,一定要趁此时印象尚未之际,利用先前一眼望过的『视觉停留』印象,以最快的速度还原,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仅快完成。(一般来说,CO的记忆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,只需要印象配合口诀即可念念不忘。因此,通常一观察完CO之后,一闭眼,马上就可以开始动手解,不需要再浪费太多的时间。)
  CO的解法分成两种,首先是各层可以独立完成的情形,自然就无需多做考虑,直接先解顶层,再翻转到背面解好底层即可,整个转动步骤最多只需要花二十几步,相当迅速。
  至于无法单层独立完成的解法顺序,就是按照先前所提过的『三部曲』,第一步先解顶层的CO,总共就只有九种情形:(±1、±2、±3、±4、0),每种解法都相当简单好记,无需再多做说明。而第二步骤与第一步骤的原理相同,只是改成翻面解底层而已,也无需多余的介绍。
  最后,第三步骤将会剩下两个未完成的角,分别位于上下两层,互为正负关系。因此,就必需针对两者相对位置的情形,以及玩家个人的喜好与习惯,来决定使用哪一种解法公式。一般通常个人的偏好,会将两个未完成的角一起移到右前方的上下相对位置,然后套用CO『+-』类型的解法来完成。(当然,之后要记得将各角的位置还原才行,不然就转了套了。)
   (2)上下分层:
  这一部分应该不需要太多解释,之前已经介绍过所有七个类型的还原解法,只要没有中途忘记、记忆出错、方位拿错或是一开始误判类型的话,此步骤实在是非常简单,依法直接执行即可。
  一般来说,这个环节不容易出错,因为只需要记忆一件事,相当简单。通常出错的原因,往往都是一开始的判断错误,或是方块摆放的位置出错,这有可能是一开始就放错,或是在前一个步骤做完之后,没有将方块旋转回原来的启始方位所至。只要多练习就可逐渐熟悉而克服这关。
   (3)再解CP:
  最后一个步骤的解法,与先前所介绍的2x2x2 Cube速解方法,第三部分最后的定位(CP),两者所用的方法完全相同,请自行参考即可。这一个部分最难的地方,应该就是方向的判定与转动,解法公式都相当简短好记,倒不是问题。因此,练习的过程一定要加强三度空间的方向感,必须将六个面的颜色配置,无论是顺时针、还是逆时针的顺序,通通都要在脑海中有一个方块的图案。更要了解其上下颠倒,左右互换的原则,完全记到滚瓜烂熟为止,如此方能见招拆招,天下无敌。
  到此,新式 2x2x2 Cube 盲解方法,已全部介绍完毕。
3.实例操作(For Example)
   ☆ Scramble 1 : F U R U R
    现在,我们用个简单的例子,以上述所介绍的盲解方法,实际来操作一遍。
    首先,将还原好的方块依照『F U R U R』的步骤转乱,形成下图所示:



 
1.记忆:
   (1)Case Ⅱ:方位无需变动,直接定位成启始状态。
   (2)CP
      上层:1423(逆时针),右绿。
      下层:1342(顺时针),后白。
   (3)CO
      上层:(+2,+3)
      下层:(+1,-3)
  2.还原:
   (1)上层+2:U' + RU2R'U'RU'R' + U'
      下层+1:z2(翻转180度,使底面朝上)+ U2 + RU2R'U'RU'R' + z2
      (+3,-3):(z' + x' + R') + R'UR'U2RU2R'UR2U'R' + (R + x + z)
   (2)Case Ⅱ:U + R2U'R2 + U'
   (3)右绿,后白:(U+D2) + R2UR2U2F2UF2 + U
  ★ 完成!很简单吧 ^_^
  ☆ 转动次数:9+8+13+5+9 = 44
   ☆ Scramble 2 : F U R U R'



 
(如上图:)
  1.记忆:
   (1)Case Ⅱ:方位无需变动,直接定位成启始状态。
   (2)CP
      上层:后蓝(1324)。
      下层:前绿(1423)。
   (3)CO
      上层:(+3,0)
      下层:(-1,+2)
  2.还原:
   (1)上层+3:RU2R'U'RU'R' + U2
      下层:z2 + R'UR'U2RU2R'UR2U'R' + z2
   (2)Case Ⅱ:U + R2U'R2 + U'
   (3)后蓝,前绿:U2 + R2UR2U2F2UF2 + U2
 
  ☆ 转动次数:8+11+5+9 = "33" ONLY !!!

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,未经允许,请不要转载魔方弟的文章!(关注公众号:mofangdidi,回复:魔方教程,即可获取全套教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