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面魔方其实是异型三阶,只是把中心轴沿着对角线,整体移动了一下,
可以完全套用常规三阶魔方公式进行还原。只不过是把原先的依凭色替换成了块的高低、长短,即高度决定
1. 拿到一个混乱的镜面魔方后, 先用手指测试下中心块的高低, 我习惯于最大的块在下、右方,最小的块在左、上方。找出最长的中心块的,朝下,做底。然后 再找最长的棱块,共四块,转动朝下,即是底层 10 字还原。
详细介绍,找准一个底层棱块后,转置下方,如果棱与底面中心块高度一致,则 此棱和底是正确的。 然后转动 2 层,确保 2 层中心块的厚度同刚转好的棱块相一致。再以此为参照, 寻找其他棱块, 保证转好后与底面、 侧面中心块高低都相同。此时底部 10 字做好。
2. 做好 10 字后,按照同样的方法,来寻找底层角块,判断的依据也是块的厚薄和高低。等到底层完全还原后,基本算是还原了一大半了。
可以完全套用常规三阶魔方公式进行还原。只不过是把原先的依凭色替换成了块的高低、长短,即高度决定
1. 拿到一个混乱的镜面魔方后, 先用手指测试下中心块的高低, 我习惯于最大的块在下、右方,最小的块在左、上方。找出最长的中心块的,朝下,做底。然后 再找最长的棱块,共四块,转动朝下,即是底层 10 字还原。
详细介绍,找准一个底层棱块后,转置下方,如果棱与底面中心块高度一致,则 此棱和底是正确的。 然后转动 2 层,确保 2 层中心块的厚度同刚转好的棱块相一致。再以此为参照, 寻找其他棱块, 保证转好后与底面、 侧面中心块高低都相同。此时底部 10 字做好。
2. 做好 10 字后,按照同样的方法,来寻找底层角块,判断的依据也是块的厚薄和高低。等到底层完全还原后,基本算是还原了一大半了。

3. 二层还原。 固定好底层及二层,先把顶层旋转。当转到某棱块与中心块厚薄一直时,观察下其大小,是否是属于此面的二层棱块。是,则按三阶公式还原。如果棱块在二层位置对,朝向错,替换出来再反向装入。此层逐步还原后,开始进行顶面还原。
4. 底、二层完全还原后,顶层会出现三种情况,一是全竖立,二是块竖立和平铺混杂,三是全平铺。
先说第 1 种,此情况在三阶里面属于顶面点的状态。可以套用顶 10 字公式进行调整。先把棱依次平铺好, 再把角也平铺好, 则此时属于常规三阶的顶面色还原, 再按形状进行调整还原角棱。
第 2 种,也是先调 10 字,再平角块 ====
第 3 种属于常规三阶的顶面色已还原,只需要调整角棱块位置即可。
先说第 1 种,此情况在三阶里面属于顶面点的状态。可以套用顶 10 字公式进行调整。先把棱依次平铺好, 再把角也平铺好, 则此时属于常规三阶的顶面色还原, 再按形状进行调整还原角棱。
第 2 种,也是先调 10 字,再平角块 ====
第 3 种属于常规三阶的顶面色已还原,只需要调整角棱块位置即可。
顶层还原以后,再按图形对比着常规三阶来套用公式。例 1:PLL公式 8
完全还原:
完全还原后,是不是觉得镜面也不过如此啊,呵呵。试试盲拧吧,会更有挑战性的。
细节 1:当角块竖立时,有贴纸的那面为色块正面,或者说背向顶层中心块的方向为色的方向,以此为凭据再套用顶面公式还原。
细节 2:顶面全部平铺好,无法判断该用哪个公式还原角棱时,可按此公式进行调整。( L 、F' 、L、B'2 、 L' 、F、L、B'2 、L2。)此公式的目的是使顶层某侧面出现长度一样的角块。例 1 例 2 的某个侧面即如此。此时再进行观察。
细节 3:无法判断出角或棱还原后的转向时,可以转动顶层,找出相应的位置, 再套用公式